原始單純而又高傲狂野的蒙古人文精神是書中謳歌的對象。書中有歌有畫有永不凋殘的蒙古精神以及無處不在的藝術魅力。
本書展現蒙古青年男女用血淚書寫的、充滿詩意的愛情;鐵血男兒在暴政前維護民族尊嚴的堅硬意志;聖潔的蒙古美女那遼遠如風的自由的情懷;以豪邁、奔放、勇敢、驕傲的蒙古民族個性展示出的對自由人性的追求;渴望以燃燒的紅唇親吻美麗死亡的英雄之夢;內蒙高原上的落日、 雪原、 草浪、波濤、風暴、雷電、高山、白樺林,等等美妙絕倫的自然景色──所有這些蘊涵著蒙古文化魅力的因素,構築了《自由在落日中》的精神價值和藝術價值。
木丹為了自由,攜著嘎達梅林的頭顱,勇敢地躍入落日下額爾古納河的銀色波濤。二十多年後的嘎拉和白紅雪為了抗拒中共專制的迫害和追求草原長風般的自由生活,重繪了歷史的悲壯,這種悲壯染紅了河上巨大耀眼的落日。
「長歌當哭」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之一。屈原、司馬遷、柳宗元乃至蘇東坡,都是「長歌當哭」的代表人物,並留下雄視百代的巨作。袁紅冰,他原本是得意於中共體制下的知識貴族;中生代知識分子的菁英。他為何發出長歌當哭般的怒吼?
回顧紅朝 50年,老一輩知識分子被稱為臭老九,下牛棚被批鬥;中生代知識分子內心充滿苦悶,徘徊於理想與現實之間;新生代的中國學人多半留學外國,還在努力摸索。本社出版這四部小說,不僅為老一輩知識分子洗冤,更希望為海峽兩岸的知識界搭起一座對話的橋樑。做為中國中生代知識分子袁紅冰覺醒的意義彌足珍貴!
袁紅冰出生於內蒙古,祖先的血統上有蒙古人的基因,少年時期都在內蒙古度過,文化大革命時期和他一起成長的蒙古人,他們美麗自由善良的生命,都在中共當局假藉肅清內人黨而實施滅絕蒙古民族的屠殺浩劫中失去了。他們的死、他們那種慘痛的經歷,深深的震憾了袁紅冰年少的心靈。 19歲的時候,袁紅冰向著內蒙古的蒼天和大地發誓,一定要讓他們的生命、他們的靈魂在小說中復活;一定要讓他們苦難的經歷轉化成自由的哲理和生命的史詩。這一首蒙古民族慘痛的史詩,更是人類追求自由永不停息的謳歌。書中有歌,有畫有永不凋殘的蒙古精神以及無處不在的藝術魅力。蒙古人的遺傳基因中,人文精神強烈天成,若世人都有這種高貴的人文精神,那任何專制均不會得逞,雖然依從彎刀戰馬征服世界的蒙古時代逝去已久,昔日輝煌不再,蒙古英雄之美卻有永遠的藝術魅力。